鸿运国际

标准两轴注塑机械手控制系统(HC-S2)警报信息及解决要领

[ 宣布日期:2021-10-11 ] 泉源: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鸿运国际标准系列注塑机械手控制系统,HC-S2,两轴注塑机械手控制系统。警报信息及解决要领:

自动时爆发警报时,按“STOP”键可作废警报。


警报编号及信息

警报缘故原由

解决要领

 

警报编号 1

开模完信号 断, 机械手未归原点

 

 

开模完信号无输入

1. 注塑机不在开模终止状态。

2. 注塑机开模完信号异常。

3. 检查机械手 I/O 板的连线是否正 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

中模确认限 断, 机械手未归原点

 

三板模的中板模确认信号无输 入

1. 模具的中板模是否完全翻开。

2. 中板模的近接开关是否有信号 输出。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

主臂上升限 断, 机械手未归原点

 

主臂上位信号无输入,机械手 不在待机位置。

1. 气压是否太低。

2. 主臂上位近接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

副臂上升限 断, 机械手未归原点

 

副臂上位信号无输入,机械手 不在待机位置。

1. 气压是否太低。

2. 副臂上位近接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

主夹确认限 通, 机械手未归原点

 

主夹确认信号有输入,机械手 不在待机位置。

1. 主夹确认开关是否熄灭。

2. 主夹检知功效是否选择准确。

3. 检查主夹具是否夹到产品。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

副夹确认限 通, 机械手未归原点

 

副夹确认信号有输入,机械手 不在待机位置。

1. 副夹确认开关是否熄灭。

2. 副夹检知功效是否选择准确。

3. 检查副夹具是否夹到产品。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7

真空吸限 通,  机械手未归原点

 

吸盘阀未行动, 真空吸信号有 输入。

1. 检查吸确认开关是否熄灭。

2. 检查吸电磁阀是否有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8

抱具限 通,

机械手未归原点

 

抱具阀未行动, 抱具确认信号 有输入。

1. 检查抱具确认开关是否熄灭。

2. 检查抱具电磁阀是否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

机台停在型外, 机械手未归原点

 

机械手不在型内待机位置待机

1. 电控是否有执行横人行动。

2.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

机台停在型内, 机械手未归原点

 

机械手不在型外待机位置待机

1. 电控是否有执行横出行动。

2.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1

姿势笔直限 断, 机械手未归原点

 

治具笔直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电控是否输出笔直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2

姿势水平限 断, 机械手未归原点

 

治具水平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电控是否输出水平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3

机械手下降取物  时, 开模完成信号断

机械手下降取物时, 开模完成 信号断开

1. 注塑机是否输出开模完成信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4

机械手下降取物  时,中板模信号 断

 

机械手下降取物时, 中模翻开 信号断开

1. 模具的中板模是否有完全翻开。

2. 中模板的近接开关是否有信号 输出。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5

开模完成信号

通,

清静门信号 断

 

清静门信号无输入

1. 注塑机清静门是否有关上。

2. 检查清静门是否有信号输出。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6

开模完成信号    通,中板模信号 断

 

开模完成有信号输入,中模板 信号无输入

1. 模具的中板模是否有完全翻开。

2. 中模板的近接开关是否有信号 输出。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7

主臂上升限 通, 主臂下降限 通

 

主臂上升限位和主臂下降限位 同时有信号输入。

1. 主臂上升、下降开关是否有故 障。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8

主臂前进限 通, 主臂退却限 通

 

主臂前进限位和主臂退却限位 同时有信号输入。

1. 主臂前进、退却开关是否有故 障。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9

副臂上升限 通, 副臂下降限 通

 

副臂上升限位和副臂下降限位 同时有信号输入。

1. 副臂上升、下降开关是否有故 障。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0

副臂前进限 通, 副臂退却限 通

 

副臂前进限位和副臂退却限位 同时有信号输入。

1. 副臂前进、退却开关是否有故 障。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1

机台横出限 通,机 台

横回限 通

 

横出限位和横入限位同时有信 号输入。

1. 横入、横出限位开关是否有故 障。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2

姿势水平限 通, 姿势笔直限 通

 

水平限、笔直限同时有信号输 入。

1. 水平、笔直限位开关是否有故 障。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3

手臂下降前,

开模完成信号 断

机械手下降取物前, 开模完成 信号断开

1. 注塑机是否输出开模完成信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4

手臂下降前,  中板模信号 断

 

机械手下降取物前, 中模翻开 信号断开

1. 模具的中板模是否有完全翻开。

2. 中模板的近接开关是否有信号 输出。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5

手臂下降前,  清静门信号 断

 

手臂下降前,清静门信号无输 入

1. 注塑机清静门是否有关上。

2. 检查清静门是否有信号输出。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6

手臂下降前,  姿势笔直限 断

 

选择笔直下降时, 手臂下降前, 治具笔直限无信号输入。

1. 治具是否处于笔直状态。

2. 笔直检测开关是否有故障。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7

手臂下降前,  姿势水平限 断

 

选择水平下降时, 手臂下降前, 治具水平限无信号输入。

1. 治具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2. 水平检测开关是否有故障。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8

手臂下降前,

主夹限 通

 

手臂下降前,主夹检测开关有 信号输入。

1. 是否有执行主夹行动。

2. 主夹检测开关是否有故障。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29

手臂下降前,

副夹限 通

 

手臂下降前,副夹检测开关有 信号输入。

1. 是否有执行副夹行动。

2. 副夹检测开关是否有故障。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0

手臂下降前,

真空吸限 通

 

手臂下降前,吸检测开关有信 号输入。

1. 是否有执行吸行动。

2. 吸盘检测开关是否有故障。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1

手臂下降前,

抱具限 通

 

手臂下降前,抱具检测开关有 信号输入。

1. 是否有执行抱行动。

2. 抱具检测开关是否有故障。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2

机台横行前,  主臂下降阀 通

 

横行前执行了主臂下降行动。

 

1. 是否有执行主臂下降行动。

警报编号 33

机台横行前,  副臂下降阀 通

 

横行前执行了副臂下降行动。

 

1. 是否有执行副臂下降行动。

警报编号 34

机台横行前,  主臂上升限 断

 

横行前主臂上升限位开关无信 号输入。

1. 主臂是否在上升限位置。

2. 是否有执行主臂下降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5

机台横行前,  副臂上升限 断

 

横行前副臂上升限位开关无信 号输入。

1. 副臂是否在上升限位置。

2. 是否有执行副臂下降行动线。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6

姿势转变前,  主臂下降阀 通

治具执行水平、笔直行动前, 主臂下降阀翻开。

 

1. 是否有执行主臂下降行动。

警报编号 37

姿势转变前,  副臂下降阀 通

治具执行水平、笔直行动前, 副臂下降阀翻开。

 

1. 是否有执行副臂下降行动。

 

警报编号 38

主臂下降阀 通, 主臂上升限 通

 

执行主臂下降行动后,主臂上 位限有信号输入。

1. 是否有执行手臂下降行动。

2. 主臂下降时, 上升限位开关是否 熄灭。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39

主臂下降阀 通, 主臂下降限 断

 

执行主臂下降行动后,主臂下 降限无信号输入。

1. 主臂是否有执行下降行动。

2. 主臂下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0

主臂下降阀 断, 主臂上升限 断

 

执行主臂上升行动后,主臂上 升限无信号输入。

1. 主臂是否有上升行动。

2. 检查主臂上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1

主臂下降阀 断, 主臂下降限 通

 

执行主臂上升行动后,主臂下 降限有信号输入。

1. 主臂是否有上升行动。

2. 检查主臂下位开关是否熄灭。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2

副臂下降阀 通, 副臂上升限 通

 

执行副臂下降行动后,副臂上 位限有信号输入。

1. 副臂是否有下降行动。

2. 检查副臂上位开关是否熄灭。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3

副臂下降阀 通, 副臂下降限 断

 

执行副臂下降行动后,副臂下 位限无信号输入。

1. 副臂是否有下降行动。

2. 检查副臂下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4

副臂下降阀 断, 副臂上升限 断

 

执行副臂上升行动后,副臂上 位限无信号输入。

1. 副臂是否有上升行动。

2. 检查副臂上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5

副臂下降阀 断, 副臂下降限 通

 

执行副臂下降行动后,副臂下 位限有信号输入。

1. 副臂是否有下降行动。

2. 检查副臂下位开关是否熄灭。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6

主臂前进阀 通, 主臂前进限 断

 

执行主臂前举行动后,主臂前 进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主臂是否有前举行动。

3. 检查主臂前进开关是否有信号。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7

主臂前进阀 通, 主臂退却限 通

 

执行主臂前举行动后,主臂后 退限有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主臂是否有前举行动。

3. 检查主臂退却开关是否熄灭。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8

主臂前进阀 断, 主臂前进限 通

 

执行主臂退却行动后,主臂前 进限有信号输入。

1. 主臂是否有退却行动。

2. 检查主臂前进开关是否熄灭。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49

主臂前进阀 断, 主臂退却限 断

 

执行主臂退却行动后,主臂后 退限无信号输入。

1. 主臂是否有退却行动。

2. 检查主臂退却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0

副臂前进阀 通, 副臂前进限 断

 

执行副臂前举行动后,副臂前 进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副臂是否有前举行动。

3. 检查副臂前进开关是否有信号。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1

副臂前进阀 通, 副臂退却限 通

 

执行副臂前举行动后,副臂后 退限有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副臂是否有前举行动。

3. 检查副臂退却开关是否熄灭。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2

副臂前进阀 断, 副臂前进限 通

 

执行副臂退却行动后,副臂前 进限有信号输入。

1. 副臂是否有退却行动。

2. 检查副臂前进开关是否熄灭。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3

副臂前进阀 断, 副臂退却限 断

 

执行副臂退却行动后,副臂后 退限无信号输入。

1. 副臂是否有退却行动。

2. 检查副臂退却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4

主夹阀 通,

主夹限 断

 

执行主夹行动后,主夹确认信 号无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主夹是否有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5

主夹阀 断,

主夹限 通

执行主夹放行动后, 主夹确认 信号有输入。

1. 主夹放是否有行动。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6

副夹阀 通,

副夹限 断

 

执行副夹行动后,副夹确认信 号无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副夹是否有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7

副夹阀 断,

副夹限 通

执行副夹放行动后, 副夹确认 信号有输入。

1. 副夹放是否有行动。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8

真空阀 通,

真空限 断

 

执行吸行动后, 吸确认信号无 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吸是否有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59

真空阀 断,

真空限 通

执行吸放行动后,吸确认信号 有输入。

1. 吸放是否有行动。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0

抱具阀 通,

抱具限 断

 

执行抱行动后, 抱确认信号无 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抱具是否有行动。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1

抱具阀 断,

抱具限 通

执行抱放行动后,抱确认信号 有输入。

1. 抱具放是否有行动。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2

姿势水平阀 通, 姿势水平限 断

 

执行姿势水平行动后,姿势水 平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是否有姿势水平行动。

3. 姿势水平开关是否有信号。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3

姿势笔直阀 通, 姿势笔直限 断。

 

执行姿势笔直行动后,姿势垂 直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是否有姿势笔直行动。

3. 姿势笔直开关是否有信号。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4

机台横出时间过 久。

 

横出的行动时间凌驾限制时 间。

1. 横出速率是否设定太慢。

2. 手臂是否有横出行动。

3. 伺服电机是否有旋转。

4. 检查伺服电机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5

机台横入时间过 久

 

横入的行动时间凌驾限制时 间。

1. 横入速率是否设定太慢。

2. 手臂是否有横入行动。

3. 伺服电机是否有旋转。

4. 检查伺服电机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66

紧迫阻止

注塑机或机械手执行了紧迫停 止。

1. 松开电控紧迫阻止按钮。

2. 松开注塑机紧迫阻止。

3. 检查紧迫阻止信号的相关连线。

警报编号 67

行动程式不完整, 不可执行

 

教育的程序不完整。

1. 重新教育程序, 教育的最后一个 行动必需回到原点。

警报编号 68

设定产量已到

当宿世产产量已抵达设定的产 量。

1. 增添设定产量的数值。

2. 将目今产量清零。

警报编号 69

行动未依模式进 行

手动型内操作手臂上升、下降 未依自动程序。

1.手动型内操作手臂上升、下降必 须在自动程序对应的前进或退却位 置,不然可能会损坏模具。

警报编号 70

期待开模逾时

注塑机循环开模时间过长。

1. 将机械手电控周期时间加长, 大 于注塑机循环开模时间。

警报编号 71

Z 伺服驱动器故 障,无脉冲输入

 

电控没有吸收到伺服驱动器的 反响脉冲。

1. 检查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定。

2. 检查伺服驱动器和电控的连线。

3. 检查电控的参数设定。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72

Z 轴伺服驱动器报 警

 

Z 轴伺服驱动器报警。

1. 检查 Z 轴伺服驱动器是否警报。

2. 检查 Z 轴伺服驱动器和电控的连 线。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73

清静门位置未设 定

 

清静门的位置未设定。

 

设定电控清静门的位置。

警报编号 74

置物点位置,   小于过清静门值

置物点的位置设定小于清静门 的位置设定。

重新设定置物点的位置, 此位置必 须大于清静门的位置。

警报编号 75

置物点位置,

大于最大值

置物点的位置设定大于最大 值。

重新设定置物点的位置, 此位置必 须小于最大值。

警报编号 76

外待机位置,   小于启始值位置

型外待机位置小于启始值位 置。

重新设定型外待机位置, 此位置必 须大于启始值位置。


警报编号 77

外待机位置,

大于最大值

 

型外待机位置大于最大值。

重新设定型外待机位置, 此位置必 须小于最大值。

警报编号 78

循环置物之点数 凌驾清静规模

循环置物的最大位置凌驾清静 规模。

重新设定循环置物的距离或者点 数。

警报编号 79

横出极限异常

 

横出极限开关无信号输入。

1. 检查横出极限开关有无信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80

横入极限异常

 

横入极限开关无信号输入。

1. 检查横入极限开关有无信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81

机台不在起始位 置,手动横入

机台不在起始位置, 需手动横 回起始点。

 

手动横回至起始点。

警报编号 82

原点需重新检测

翻开电源或伺服驱动器故障警 报时需重新检测原点。

1. 阻止状态下举行原点复归。

警报编号 83

机台横出横入前, 请先水平

手动时横行前需先执行水平动 作。

1. 横行前先执行水平行动。

2. 检查水平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水平阀是否行动。

警报编号 84

机台未在横轴两 端,不可下降

 

机械未在横行轴两头。

(变频横走机械手用)

1. 手动横入(横出)至横入(横出) 限位置。

2. 检查横入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横出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警报编号 85

气压缺乏

进气气压低。

1. 检查进气气压。

2. 检查气压检测开关是否有信号。

警报编号 86

模内下降清静点, 小于起始点位置

型内清静区位置设定小于起始 点位置。

重新设定型内清静区位置, 此位置 必需大于起始点。

警报编号 87

模内下降清静点, 大于清静门位置

型内清静区位置设定大于清静 门位置。

重新设定型内清静区位置, 此位置 必需小于清静门位置。

警报编号 88

非模内清静下降 区,不可下降

 

型内下降位置非清静位置。

重新设定型内下降点的位置, 此位 置必需小于型内清静区位置。

警报编号 89

横行位置, 小于起 始点位置

横行点的位置设定小于起始 点。

重新设定横行点的位置, 此位置必 须大于起始点。

警报编号 90

横行位置,

大于最大值

横行点的位置设定大于最大 值。

重新设定横行点的位置, 此位置必 须小于最大值。


警报编号 91

模外下降前, 型外 清静区限 断

 

手臂在型外下降前,型外清静 区限位开关断。

1. 型外清静区限位开关是否有信 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2

模内下降前, 型内 清静区限 断

 

手臂在型内下降前, 型内清静 区限位开关断。

1. 型内清静区限位开关是否有信 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3

试用期已到

 

试用期已到

 

请联系机械厂商。

 

警报编号 94

横出前,请先水平

 

机械手横出前, 水平信号无。

1. 横出前, 请先执行水平行动。 2.水平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5

横出前,请先笔直

 

机械手横出前, 笔直信号无。

1. 横出前, 请先执行笔直行动。

2. 笔直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6

横入前,请先水平

 

机械手横入前, 水平信号无。

1. 横入前, 请先执行水平行动。 2.水平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7

横入前,请先笔直

 

机械手横入前, 笔直信号无。

1. 横入前, 请先执行笔直行动。

2、笔直限位开关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8

加工 1 阀通,

加工 1 限断

 

执行加工 1 通行动后,加工 1 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是否有加工 1 行动。

3. 加工 1 开关是否有信号。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99

加工 1 阀断,

加工 1 限通

执行加工 1 断行动后,加工 1 限确认信号有输入。

1.加工 1 阀是否有行动。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0

预留 2 阀通,

预留 2 限断

 

执行预留 2 通行动后,预留 2 限无信号输入。

1. 气压是否太低。

2. 是否有预留 2 行动。

3. 预留 2 开关是否有信号。

4.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1

预留 2 阀断,

预留 2 限通

执行预留 2 断行动后,预留 2 限确认信号有输入。

1.预留 2 阀是否有行动。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2

水平待机无开模 完,不可笔直

 

执行笔直行动时,无开模完信 号

1.待机姿势设置是否准确。

2.开模完是否有信号。

3.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3

姿势转变前,型外 清静区限断

 

治具执行水平、笔直行动前, 型外清静区限位开关断。

1. 型外清静区限位开关是否有信 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4

全自动信号无

机械手自动运行时, 注塑机的 全自动信号无

1. 注塑机全自动信号是否有信号。

2. 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5

Y 轴未在起点,未 归原点

 

Y 轴不在待机点位置待机。

1.手动复归原点。

2.Y 轴原点是否有信号。       3.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6

Y 轴上升极限通,Y 轴下降极限通

Y 轴上升极限和下降极限同时 有信号输入。

1.Y 轴上升、下降极限是否有故障。 2.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7

机台横行前,Y 轴 未在起始点

 

机台执行横行行动前, Y 轴不在 待机点位置。

1.是否执行了 Y 轴下降行动。   2.Y 轴原点是否有信号。       3.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8

姿势转变前,Y 轴 未在起始点

 

治具执行水平、笔直行动前, Y 轴不在待机点位置。

1.是否执行了 Y 轴下降行动。   2.Y 轴原点是否有信号。       3.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09

Y 轴最大位置未设 定

 

Y 轴的最大位置没有设定。

 

1.设定 Y 轴移动的最大位置。

警报编号 110

Y 轴下降点数凌驾 清静规模

Y 轴循环下降的位置凌驾清静 规模。

1.重新设定 Y 轴循环下降的距离或 点数。

警报编号 111

Y 轴下降极限异常

 

Y 轴下降极限开关无信号输入。

1.检查下降极限开关有无信号。 2.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12

Y 轴上升极限异常

 

Y 轴上升极限开关无信号输入。

1.检查上升极限开关有无信号。 2.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3.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13

Y 轴不在起始位 置,手动上升

 

Y 轴不在待机点位置, 请手动执 行上升行动,举行复归。

1.手动上升至 Y 轴待机位置。  2.Y 轴原点是否有信号。       3.检查 I/O 板的连线是否准确。 4.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14

Y 轴下降时间过久

 

Y 轴下降的行动时间凌驾限制 时间。

1. 下降速率是否设定太慢。

2. 下降限制时间是否设定太小。

3. 伺服电机是否有旋转。

4. 检查伺服电机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15

Y 轴上升时间过久

 

Y 轴上升的行动时间凌驾限制 时间。

1. 上升速率是否设定太慢。

2. 上升限制时间是否设定太小。

3. 伺服电机是否有旋转。

4. 检查伺服电机的连线是否准确。

5. 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警报编号 116

Y 轴下降位置小于 起点位置

Y 轴下降位置设定小于起点位 置。

重新设定 Y 轴下降位置。此位置 值必需大于起点位置。

警报编号 117

Y 轴下降位置大于 最大值

Y轴下降位置设定大于Y轴最大 值。

重新设定 Y 轴下降位置或或最大 值。此位置必需小于最大值。

警报编号 118

Y 轴伺服驱动器报 警

 

Y 轴伺服驱动器报警。

1.检查伺服驱动器是否警报。     2.检查伺服驱动器和电控的连线。 3.电路板是否有故障。


版权所有 ? 鸿运国际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Shenzhen Huacheng Industrial Contro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ICP备案号: 粤ICP备19106162号

手艺支持:新新网络

咨询电话

13924666952

400-158-1606

鸿运国际·hv(中国)手机版登录入口

官方客服微信

【网站地图】【sitemap】